养老需求与财务规划
1.国民养老难已成为全球性难题
体面的养老生活,需要准备多少钱?
张先生现年40岁,准备60岁退休,现家庭支出12万元,准备多少养老金够用呢?
现在的年支出12万元,以5%的通货膨胀率计算,20年后,每年需要?(318396元)假设生存到80岁,共需要?(10528068元)
七普数据显示,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发严峻
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%,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%,即可认为进入了“老龄化社会”。
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,占18.7%。其中,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,占13.5%,离“深度老龄化”的标准(14%)仅一步之遥。而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,我国人均寿命快速上升,也导致人口老龄化在未来会不断加速。根据联合国《世界人口展望》预测,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将在2060年达到峰值3.98亿,占比高达29.83%。
低出生率加速老龄化进程
(1)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,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。
(2)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,人口出生率为6.77%;死亡人口1041万人,人口死亡率为7.37%;人口自然增长率为-0.60%。
(3)随着第一次婴儿潮人群(出生于1962-1970年)的逐渐老去,从今年开始,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会显著上升,加速老龄化进程。
养老金替代率逐年下降
我国养老金替代率逐年下降。21世纪以来,虽然养老金水平连续上涨,由最初人均572元/月上升到3450元/月,但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却一直下降,从70%以上的水平一直下跌至2020年的44%左右。与国际公认合理的养老金替代率70%~85%相比,我国养老金替代率明显偏低,距离满足体面养老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。而且,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下降和老龄化的加剧,未来会继续下降。
养老保障三大支柱短板明显
中国的养老保障体系由“三支柱”构成,然而长期以来第一支柱独大,占比高达58.16%;第二支柱虽然占比达到35.45%,但覆盖率较低;第三支柱发展相对滞后,占比仅有6.40%,政策滞后、供给不足、覆盖面小,难以满足公众的养老保障需求。
2.养老需求类型及特征
根据深入调查、综合分析,我国现阶段老年人群体衣、食、住、行、医、娱、学等方面的养老服务需求,主要呈现“普需”“特需”“刚需”三大类型。
普需:生活照料、医疗保健、家政代理
特需:学习教育、文体娱乐、发挥作用
刚需:失能专护、精神慰藉、权益维护
3.不同客群的养老需求分析
4.养老规划原理
5.养老规划的影响因素
6.养老金规划五部曲